借助院青年优才读书计划,细细品读吴军博士的这本《浪潮之巅》,让我感慨万千。自5月5日开始读,至5月30日真正结束,吴军博士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撰写本书,为读者徐徐展开硅谷科技产业百年画卷,并深刻的揭示了科技产业背后历史规律。以下是为院青年读书计划撰写的读书笔记,特分享出来,算是读书笔记撰写计划的一个开始吧。以往读书,都是读过也就完事了,很少留下读书笔记,往后的读书要养成撰写读书笔记的习惯,通过撰写读书笔记,启迪思考,留存足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作者介绍及书籍创作背景
-
作者简介
吴军博士其人,一个兼顾技术与人文的作者。
他是科班出身的科学家,本硕就读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在清华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期间,吴军博士致力于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特别是统计语言模型的研究。在国内外发表过数十篇论文,并获得和申请了十余项美国和国际专利。
他是Google优秀的工程师,2002年加入Google,开创了全球网络搜索反作弊研究领域,并因此获得Google工程奖。2003年,他和Google全球架构的总工程师朱会灿博士等共同成立中日韩搜索部门,是当前Google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在Google期间,还领导了许多研发项目,包括许多与中文相关的产品和自然语言处理的项目,并获得了Google创始人的高度评价。
他是活跃的硅谷投资人,吴军博士作为创始合伙人创立丰元资本,这是一家位于美国,汇集硅谷IT巨头企业华人高管的创投基金,专注于高新科技、信息科技等新锐项目的早期投资。从本书中吴军博士对于硅谷科技企业、科技产业规律以及风险投资的精彩剖析,足以体现吴军博士对于科技产业洞察和风险投资的能力。
同时,他也是一名极具写作天赋的畅销书作家,著有《浪潮之巅》、《数学之美》、《态度》、《见识》、《格局》、《智能时代》、《全球科技通史》、《文明之光》、《大学之路》等,作为一名在写作方面如此高产的工程师,吴军博士有其独特的写作风格,有趣、高可读性是其作品的特点。
-
创作背景
近一百多年来,总有一些公司很幸运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站在技术革命的浪尖之上。一旦处在了那个位置,即使不做任何事,也可以随着波浪顺顺当当地向前漂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在这十几年到几十年间,它们代表着科技的浪潮直到下一波浪潮的来临。从一百年前算起,AT&T 公司、IBM 公司、苹果公司、英特尔公司、微软公司、思科公司、雅虎公司和Google公司,也许还有接下来的特斯拉公司,它们都先后被幸运地推到了浪尖。它们来自不同的领域,中间有些已经衰落或正在衰落,它们都极度辉煌过。
为了深入剖析这些公司成功的本质原因以及科技产业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吴军博士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撰写本书,为读者徐徐展开硅谷科技产业百年画卷,并深刻的揭示了科技产业背后历史规律。
二、本书整体总结介绍
-
几句话概括本书
本书是吴军博士《浪潮之巅》上册,共17章内容,从百年AT&T的兴衰讲起,至硅谷摇篮的斯坦福大学结束。书中用较为公正客观的文字讲述了一百多年来,站在科技浪潮之巅的那些公司以及个人的故事。
这不仅是一本讲“八卦”的书,还通过这些硅谷科技公司的“八卦”,揭示科技产业背后的历史规律。
个人可以从这些故事中看清楚自己在科技历史潮流中的位置,帮助自己识别浪潮;公司可以从这些故事中汲取兴衰的经验,寻找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国家可以从这些故事中挖掘科技产业发展规律,助力国内科技产业发展。
-
逐章概括
第一章,帝国的余晖-AT&T公司。讲述了AT&T自百年来发展史,在美国反垄断法的约束下,AT&T一次次的从低谷走向辉煌,最后却在董事会成员利益驱使下,进行了一场杀鸡取卵的分家,百年AT&T开始走向没落。随着分拆出的朗讯被并购,原来的贝尔电话公司(AT&T)从此消亡。
第二章,蓝色巨人-IBM公司。讲述了IBM如何从老沃森控制的制表机公司,到计算机制造的“蓝色巨人”,再到现在专注于服务的云计算公司。保守是IBM百年来发展至今的奥秘所在,因为保守IBM错失了很多机会,也正是因为保守IBM才得以行稳致远,一步步发展到今天。
第三章,“八叛徒”与硅谷。讲述了肖克利和他带来的“八叛徒”繁荣了硅谷,这“八叛徒”中有发明集成电路的诺伊斯,有提出摩尔定律的摩尔,有世界著名风险投资基金凯鹏华盈的创始人克莱纳。截止2017年,由“八叛徒”创立的仙童公司直接或间接分离出去的大中型公司多达近百家,它们包括英特尔、AMD等知名公司。
第四章,科技产业的时尚品牌-苹果公司。讲述了40多年来,苹果公司从波峰到低谷再回到浪潮之巅的过程。“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就专注去完成”,特别喜欢乔帮主送给年轻人的两句话“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第五章,信息产业的生态链。通过摩尔定律、安迪-比尔定律以及反摩尔定律,讲述了计算机产业发展规律。
第六章,奔腾的芯-英特尔公司。讲述了英特尔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在于,它证明了集成电路芯片的性能可以按照摩尔定律的规定的速度指数增长,而这件事情和英特尔工程师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第七章,IT领域的罗马帝国-微软公司。讲述了微软只用了短短十几年就建成了一个IT帝国,而以前的AT&T和IBM则用了半个世纪才办成同样的事情。
第八章,纯软件公司的先驱-甲骨文公司。讲述了甲骨文用自身经历证明软件公司不仅可以靠卖软件的使用权而独立于硬件公司存在,并且可以比硬件公司活的更好。
第九章,互联网的金门大桥-思科公司。讲述了思科作为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见证者,用了二十年到达顶峰后,便开始走下坡路,在全球网络设备市场影响力逐渐萎缩。反观它的竞争对手,不仅在通信领域不断获得成功,而且及时地通过进入智能手机领域,避免陷入增长的困境。
第十章,英名不朽-杨致远、费罗和雅虎公司。讲述了雅虎公司自1995年成立,2017年被出售给Verizon而衰亡的18年历史。尽管雅虎公司最终的结局并不美妙,但是杨致远和费罗作为互联网领域开拓者,永载史册。
第十一章,硅谷的见证人-惠普公司。讲述了惠普的历史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硅谷历史的缩影。虽然惠普从来没有领到过哪次技术革命的浪潮,但作为硅谷最早的公司,惠普见证了硅谷发展的全过程,从无到有,从硬件到软件。
第十二章,没落的贵族-摩托罗拉公司。讲述了摩托罗拉作为世界无线(移动)通信的先驱和领导者,开创了整个产业,但因没有能力迎接信息革命的挑战,摩托罗拉这个贵族式的公司不可避免地没落了。
第十三章,硅谷奇迹探秘。讲述了吴军博士心目中硅谷奇迹真正的奥秘,叛逆是硅谷最明显的特征,它成为一种文化根植于硅谷的基因,硅谷通过对传统的不断颠覆,维持着它的活力。但是,硅谷的叛逆者们所做的是有节制的颠覆行为,他们更多地显示出建设而不是破坏的特点。
第十四章,短暂的春秋-与机会失之交臂的公司。分别讲述了太阳公司、Novell公司、网景公司和RealNetworks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再到顶点的过程,然后便迅速的衰落。虽然它们最终都败在了微软的收下,但它们的衰退很大程度上都是自身原因造成的。
第十五章,幕后的英雄-风险投资。讲述了硅谷科技企业成功背后的风险投资,它们为创业者雪中送炭,不管创业成功与否,它们都在促进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更新。而华尔街许多时候只是将一个口袋的钱放进另一个口袋,并从中攫取巨额财富。
第十六章,信息产业的规律性。该章在第五章信息产业的生态链基础上,讲述了信息产业其他一些规律。比如70-20-10律、诺威格定律、基因决定定律。
第十七章,硅谷的摇篮-斯坦福大学。讲述了硅谷的兴起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斯坦福大学多方位的支持。IT领域的很多大公司都是由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和教授创办的,包括惠普、思科、雅虎、Google、英特尔、太阳公司、MIPS和SGI、NVIDIA、Snapchat等。
三、提取书中亮点
书中亮点很多,因为时间和篇幅关系,我简单的谈谈关于乔帮主以及斯坦福大学的论述。
(一)关于乔帮主的论述有些新东西
特别喜欢书中对乔布斯的讲述,“穆勒说,乔布斯总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就专注去完成。”(P82)
在以往的电影(如《硅谷传奇》等)和书籍(如《乔布斯传》等)中,对于乔布斯的说辞较为陈旧,本书带来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乔布斯的老朋友、上个世纪80年代苹果的副总裁迈克尔.穆勒先生的讲述,通过一个个与乔布斯工作上的故事,勾画出了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乔帮主。
在乔布斯做的大多数“改变世界”的事情中,原创并非他自己,但是拿着魔术棒“点石成金”的人却是他。“如果我们承认乔布斯的创作力,那么创新就远不止是原创,而更多的是发现价值,点石成金。”
(二)让大学融入社会
书中说“硅谷的兴起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斯坦福大学多方位的支持”。(P409)“开放校园的真正含义在于像斯坦福大学那样,让大学融入社会。”(P421)
相比较于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大学最大的差异在于其开放性,这里的开放是指一所大学在各方面,从教学到科研、到生活都融入了当地的社区。正是因为斯坦福大学与硅谷企业间的完美结合,造就了硅谷的辉煌。
相比于国内高等教育与产业的脱节,斯坦福大学给出一个很好的“厂校结合”案例,通过斯坦福工业园的租赁吸纳科技企业入驻,优秀的毕业生为科技企业注入新活力,科技企业为毕业生提供好的实践和工作机会,许多学校里的科研项目甚至直接来自于科技企业中遇到的问题,而科技企业发展壮大后则会通过捐助反哺学校。
四、对自己的启发
通读全书,我想吴军博士是在告诉我们处于信息革命时代的每一个人,要想成为弄潮儿,离不开十二个字:顺势而为,创新驱动,合作共赢。
一是顺势而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所谓的浪潮其实就是大趋势,每一波大趋势来临,便会推动一群人和一批公司到浪尖。因此,一个人最大的幸运,莫过于赶上了一波浪潮,然后顺势而为,成就一番事业。为此,要训练自己识别大趋势的能力,扎实基本功,做有价值的事。
二是创新驱动。创新是整个科技产业向前发展的原生驱动力,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推动着科技产业向前发展。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这个时代从来不吝惜对创新的奖励。
三是合作共赢。整个信息产业有着很清晰的产业链和产业规律,计算机和通信设备,从芯片设计、系统制造、软件开发到IT服务,都是环环相扣的整体,没有人能够脱离相关产业独立存在。如书中的安迪-比尔定律,软件和服务开发商通过软件更新迭代,消耗掉摩尔定律带来的硬件性能的提升,从而促进整个计算机和通信产业的不断进步。要清楚自身在整个产业中的位置,以合作促发展。
五、金句摘录
-
1925年,AT&T成立了研发机构贝尔实验室(Bell Laboratories)。贝尔实验室是历史上最大、最成功的私有实验室。-P3
批注:对,就那个大名鼎鼎的贝尔实验室。
-
在美国,申请专利的目的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保证自己不被别人告侵权,即防御性的…… 第二种是进攻性的,一个公司申请一些可能以后有用的但是自己未必使用的专利,专门来告别人侵权。IBM的专利很多是后一种。IBM每年花上亿美元,养了一支庞大的知识产权方面的律师队伍,专门去告那些可能侵犯它们专利的公司。每年IBM从专利费上挣来的钱是10亿美元左右。-P32
批注:从最早英国搞的专利制度,为瓦特发明蒸汽机创造了良好环境,到美国现代商业专利制度,这是一种对创新的激励,但某种程度上,由于巨头公司的垄断效应,又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创新。
-
想了解美国的高科技公司,必须了解它的股票期权制度。在传统的公司里,一个员工的收人和福利包括奖金和退休金等现金。一般员工并不拥有公司的一部分。很多高科技公司,为了将员工的利益和公司的前途绑在一起,发给员工一些股票的期权。所谓期权(Option)就是在一定时间,比如十年内,按一定价格,比如当前市场价购买股票的权利。获得期权的员工,会对公司有主人翁的责任感。如果公司的股票上涨,那么拥有股票期权的人可以以过去低的价格买进股票,即所谓的 exercise, 然后以现在高的价钱卖出,从中赚到差价。期权只有当公司股票不断上涨时才有意义。遗憾的是,没有一家公司的股票只涨不落,因此期权有时会变得毫无意义。一些公司为了让期权变得有意义,在中间做手脚修改期权授予时间,用最低的价钱将股票授予管理层和员工。-P73
批注:合理的股票期权机制是一个公司获得良好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仙童公司的解体便源于其不合理的股权结构,后期公司管理层没有激励机制。
-
Google研究院院长、美国经典教科书《人工智能》的作者彼得.诺威格博士有一句话非常经典,在业界广为流传:一家公司的市场份额超过50%以后,就不要再想去将市场份额翻番了。言下之意,这家公司就必须去挖掘新的成长点了-P115
批注:英特尔公司便遇到了这个困境。
-
在这次双雄会上,乔布斯犯下了两个大错误。首先,他自己没有意识到操作系统在今后整个微机工业中的重要性,即微机工业的统治者可能不需要制造计算机而只需要控制操作系统,否则他不会过早地给别人看他还没上市的产品;第二,也是更重要的,他低估了盖茨:他给谁看都可以,就是不该给盖茨这个人看。-P123
批注:乔布斯和盖茨真是两个神人!!!做产品,乔布斯好于盖茨,但做谋略,盖茨强于乔布斯。
-
我非常喜欢黑格尔的一句话: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 All that is real is rational; and all that is rational is real。)虽然这句话常 常被误解成它在为当今不合理的现实开脱。其实,如果我们动态地看待现实性和合理性,可以把这句话理解成,现在存在的现象,当初产生它的时候必 然有产生它的原因和理由。如果这个理由将来不存在了,终究有一天它也会消亡。-P144
批注:时代一直在变,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曾经微软称雄于个人电脑时代,但到了网络时代,一切逻辑都发生了变化,微软的称雄便变得不合理。
……
六、知识点分享
-
“摩尔定律”:最早提出的是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戈登.摩尔博士。早在1965年,他就提出,在之多10年内,集成电路的集成度会每两年翻一番。后来,大家把这个周期缩短到18个月。现在,每18个月,计算机等IT产品的性能会翻一番;或者说相同性能的计算机等IT产品,每18个月价钱会降一半。 摩尔定律主导着IT行业的发展。首先,为了能使摩尔定律成立,IT公司必须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下一代产品的开发 其次,由于有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持,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应用会不断出现。 第三,摩尔定律使得各个公司现在的研发必须针对多年后的市场。
-
当前计算机系统结构可以根据指令集分成复杂指令集(CISC)和精简指令集(RISC)两种。
-
1978年,英特尔开发出8086微处理器,后被用作IBM PC的CPU。
-
今天YouTube和Netflix两个网站占掉了全球50%的互联网带宽。
-
截止2017年,由“八叛徒”创立的仙童公司直接或间接分离出去的大中型公司多达近百家,它们包括英特尔、AMD等知名公司。……这些公司的市值加起来接近3000亿美元。
-
1885年斯坦福大学注册成立,两年后举行了奠基仪式,1891年开始正式招收学生。
……
七、其他想分享的内容(结束语)
读《浪潮之巅》这本书,其实是很享受的,“八卦”是人类的天性,只是每个人感兴趣的领域不同。于我而言,读这些科技公司的“奇人趣事”,可以很好的满足我紧张工作之余的好奇心,是另一种休息的方式。
晚上坐在电脑面前,一口气写完这篇读书笔记,有一种特别充实的感觉。最早了解到吴军博士,是通过Google黑板报连载而出版的《数据之美》这本书,后来陆续看过了吴军博士的《态度》、《全球科技通史》等,也听过其在得到课上的《Google方法论》、《科技史纲》。
就像开篇写的那样,我认为吴军博士是一个兼顾技术与人文的作者,也是我学习的榜样。《黑客与画家》的作者——保罗.格雷厄姆,是我特别喜欢的另一位兼顾“技术与人文”的作者,所不同的是,吴军博士对于科技史以及背后规律的洞察让我对科学与技术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而保罗.格雷厄姆则是将我领进了“技术与人文”思考的大门。
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将会沿着“技术与人文”的这根主线不断深入探索,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
<2022年5月12日,云中布衣书于北京海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