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上有了一些突破,复杂网路理论、2D/3D力引导算法初步自主实现(方便3D建模)、各种Graph算法的集成以及大规模网络3D可视化的实践均取得了进展,其中的辛苦可能只有自己知道,看看Github的Push记录或许能够说明一下问题。为了实现一个想法不得不一头扎进Google(Baidu),一头扎进知网,一头扎进IEEE,去调研前人的研究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添加自己的东西,尽管最终实现了目标,但在此之前可能需要经历N次失败,就以大规模网络3D可视化的实践为例,起初使用的是Matplotlib,基于Networkx实现了2D/3D网络的可视化,网络规模小一点倒也还可以,但是当网络点的规模达到几百时,并辅以连边,其卡顿的样子着实让人难受,于是后面便开始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甚至尝试着从OPENGL入手自己搞,后来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精力有限,要解决性能问题,还是得从C++入手,从高性能计算入手(如并行计算),于是OpenGL->VTK->PCL的路线就出来了,后面又发现了Intel的Open3D,至此大规模网络3D可视化的实践就可以继续往下走了,普通的笔记本电脑,实现百万级规模网络可视化不带卡,就是比较耗CPU,比起Matplotib遇到大规模网络的卡顿简直不要太流畅。
读书方面,陆陆续续完成了路遥的《人生》和《早晨从中午开始》,感慨颇多,理想是美好、生活是艰苦的,但劳动是光荣的。写过读书笔记,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
关于明天,希望疫情早日消失,对于近来英国提出的“群体性免疫”,真的很达尔文。人是动物但又区别于动物,人区别于动物,是因为人有人性,人有人性的温暖。在新冠病毒面前,如果要把自然法则这么生硬的套在人自己身上,那就是自己作死。在这一点,我真的很庆幸生在中国,在面对大的自然(非自然)灾难的时候,我们血液里流淌着不低头、团结一致、争取不落一个人的集体主义精神,我们有着随时为了大我奉献小我的精神。也正是有了这种团结奉献的优秀品质,才让中华文明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经久不息。
关于自己,闲聊聊,虽然已工作快两年,但依然不改理想主义的劲儿,想努力做点事情,做点对这个国家和社会有意义的事情。尽管有时候,我知道我的想法是幼稚的,这个世界比自己优秀的人太多了,我所做的工作对这个国家和社会意义究竟在哪里并不好说,我只是想尽己所能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或许我现在的处境就如路遥笔下的孙少平和高加林(当然,我没有他们那么丰富经历,没有他们吃的苦多),但在大的历史背景中,孙少平(高加林)们该如何找好自己的位置,贡献自己的力量,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云中布衣写于北京月坛西街
2020年3月16日
2020-06-06 22:21